郑泉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材料学院教授、深圳零一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学堂计划钱学森力学班首席教授、清华大学微纳米力学与多学科交叉创新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教学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教授聘任委员会委员等;曾主要任职有: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工程力学系主任、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力学学会旗舰杂志《力学学报》和Acta Mechanica Sinica主编,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等。
郑泉水于上世纪80-90年代创建了完整的本构方程张量函数理论,在高阶张量上进行了开创性和系统性研究,相关研究于2004年以第一获奖人身份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0年后,郑泉水开创了结构超滑科学与技术,将此前人类认为“不可能”实现的梦想——持久的近零摩擦、零磨损滑动状态有望变成现实,相关研究于2017年以第一获奖人身份再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9年,在深圳市政府与坪山区政府支持下创建了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超滑技术研究所,致力于结构超滑技术的应用转化。郑泉水获得的其他主要学术奖项还有:1990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年科技奖”;199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1996年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数理)”。
2002年后,郑泉水初涉创新人才培养。于2009年创办清华大学学堂计划钱学森力学班,独创了以“学生-问题-导师”三要素聚变为核心的钱班模式,用最少的学分培养了一批极富独立思考和创新潜质的前沿交叉人才。2019年,基于清华钱班的理念和经验,在深圳市政府支持下,筹办了深圳零一学院。将以“钱班”创新培养模式为核心,以全球挑战性问题为牵引,构建开放性的“从0到1”特色人才培养生态。让更大范围、更多类型的孩子的潜能和创新天赋得到激发和绽放,为创新型国家建设蓄力。在创新人才培养领域,郑泉水于2018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20年获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2021年荣获年度杰出教学奖。